请安静 发表于 2019-11-21 20:47:01

艺术为何走出洪水之后 “出舟记”当代艺术展开幕

源自:新浪收藏 展览海报
  11月16日,由天工画物主办的“出舟记”当代艺术展于船厂MIFA1862天工画物SPACE顺利开幕,展览由策展人花十三策划。
  展览以圣经大洪水作为脉络源头,历数人类文明历经的各阶段,直到呈现出一个面向未来的悬置性思考空间。
  空间分为四个单元,单元之间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类似于一场多幕短剧的结构,涵盖六项装置,油画、水墨、书法、雕塑、虚拟技术等类型的艺术作品,共计八十余种。
  本次展览是天工画物首次对外发布的全新艺术展览,也是整个船厂大空间对外发布的一次正规艺术展览。
  天工画物董事长周世宏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家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做管理输出的服务性平台公司。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对整个市场资源的再整合和再定位,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能产出更优秀的作品,让大家都能找到自身的价值。真正的把艺术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的贡献。”
  在深入探讨天工画物slogan──“艺术为何”时,周世宏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引人思考。他说道:“艺术为何还有一个读法叫艺术为(wéi)何,这里面就涉及到两个问题:当读艺术为(wéi)何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本体论的问题,就是艺术是什么;当读作艺术为(wèi)何的时候,它其实是一个功能论的问题,就是艺术的功能是什么,为了什么?”
  进一步阐释中,周世宏谈到:“我想我们现在探讨艺术为何的时候,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公共性的问题,我们正好在一个大的船厂,是一个天然的对公共开放的空间,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画廊,也不是一个美术馆,所以我们有更多的自由的空间去把为(wèi)何放到一个最大化程度。”
  策展人花十三在分享中表示:“对于当代艺术大家可能会有一点陌生,其实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之间是紧密相关的,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从浦西到浦东,在古代来说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现在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实现。”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呈现的是交通、通讯工具、一个人和一个身份的转变,我觉得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策展人花十三说道:“这次出舟记我带来的作品是《河图》,作品分为两幅,一幅的角度是从上向下看地上的文脉,另一幅角度是仰望天空星河,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近距离的交流互动。”

部分展出作品

《祥瑞之外 No.13》
  郝建涛
  布面丙烯
  150×260 cm
  2018

《秋天的诺亚》(局部)
  黄文斌
  纸本书法
  29×80.5 cm
  2019

《河图1906》
  廖渊
  墨、茶、矿物质颜料、宣纸
  80×120cm
  2019

《画中圣母像》
  林海钟
  纸本水墨
  25×16cm
  2019

《神隐之浔浦一代女》
  楼森华
  布面油画
  100×80cm
  2019

《浮玉No.3~来自“千里江山图的写生”》
  邵文欢
  全数字虚拟技术
  110×150cm
  2013-2017

展览信息
  出舟记/Once Left Ocean
  策展人/花十三
  主办单位/天工画物
  地点/天工画物SPACE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16日~2020年01月08日
  开幕时间
  2019年11月16日
  展览地点
  天工画物 SPACE
  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1777号船厂MIFA1862二层
  参展艺术家
  (按字母顺序排列)
  郝建涛、黄文斌、林海钟、廖渊、楼森华、邵文欢
  汤南南、王谦、谢中霞、徐明皓、游波、周燕
  参展机构
  稀奇艺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为何走出洪水之后 “出舟记”当代艺术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