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羊羊 发表于 2019-11-4 10:47:00

跨领域艺术家埃迪·皮克如何玩转跨媒介叙事

源自:新浪收藏 ⊙作者:Matthew Lau
原文标题:身体、语言与欲望:埃迪·皮克如何玩转跨媒介叙事?
  Eddie Peake,Photo ? White Cube(Ollie Hammick)
  2019年,白立方将再度回归上海Art021,并首次呈现不容错过的跨领域艺术家埃迪·皮克(Eddie Peake)个展。埃迪·皮克1981年出生于伦敦,2006年于伦敦大学斯莱德艺术学院毕业后,他于2008年至2009年在罗马英国学院驻留,并于2013年从伦敦皇家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皮克的作品与合作表演项目曾于多个国际机构展演,包括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巴黎东京宫、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马德里社会文化中心,以及都柏林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埃迪·皮克成长于伦敦北部一个颇具渊源的文艺家庭,他青少年时期所居住的芬斯伯里公园(Finsbury Park)社区是他重要的灵感来源。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规划的大型公园,芬斯伯里公园社区如今已是城市多元文化交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在这个多样化族裔聚居之地,皮克时常感到,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白人男性反倒令他成为这个社区的少数群体。也正因此,他格外着迷于这里先锋而别具特色的街头文化,其中的典型便是足球、涂鸦艺术、地下音乐与前卫舞蹈。对少年生活环境的思乡情绪,以及来自街头的文化索引共同构成皮克创作中的核心视觉元素。
  表演是理解皮克创作的起点──2005年,尚为艺术学校学生的他在耶路撒冷的一次驻留中完成了他的第一次表演:穿越整个城市来到防御墙下。这类经验对他来说是某种真实情感的触发机制。此后,行为表演开始经常地出现在皮克的展览现场,其中最具争议,却也令他声名鹊起的莫过于2012年在皇家艺术学院的《接触(Touch)》,他安排十个赤身裸体的男子进行五人制足球比赛,通过将身体视作“暧昧的美学空间”,皮克解构了这项性别色彩鲜明的英国代表性运动。
  Eddie Peake
  To Corpse,Variation 3
  2017
  Courtesy:the artist,Fiorucci Art Trust and the Vinyl Factory
  photograph:Amedeo Benestante。
  Performers:Valeria D‘Antonio,Emma Fisher,Sara Lupoli,Kieram Corrin Mitchell and Francesco Russo
  皮克说:“即使在我的表演开始之前,我的作品已经是具表演性的了。”他时常将展览现场打造成一个特定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除去行为表演之外,皮克还可以自由引入多样化的媒介,包括荧光喷绘画作、海报、录像、装置与雕塑等。这些多媒介作品与表演既平行又互文,借此,皮克在稳定与流变,持久与瞬时,凝视与被凝视所构成的张力关系之间探讨着那些持续回旋在他艺术实践中的主题:身体、欲望、情色、情感宣泄,以及由这些主题延伸出的性别/性向政治、身份认知与自我意识。皮克的艺术实践致力于填充、或彰显语言所无法触及之处,比如它在转译情感、意向、空间以及动态方面的无能为力。也正因此,尽管皮克的作品看上去充斥着同志美学的典型特征,但他本人却拒绝任何既定的标签化词句,以彻底超越和对抗关于性向的各种陈词滥调。
  Eddie Peake
  Megaphone Duet,2016
  ? Eddie Peake
  Photo ? White Cube(Jon Lowe)
  Performer:Emma Fisher
  从2012年开始,皮克持续地发展着他的荧光喷绘画作,这些画作不但成为他的代表性艺术语汇,也成为他关于语言转译的另一条思索路径。在他看来,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图像语言抑或身体语言)在相互转译时,在其缝隙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暧昧而几不可察的中空,正是这种不可避免的中空状态令他着迷。在《一人军(One Man Army)》和《珍重(Fare Thee Well)》这样的镜面喷漆作品中,皮克用胶纸遮盖在镜面不锈钢上,制造出类似于负像的粗犷线条。
  Eddie Peake
  One Man Army
  2016
  Lacquered spray paint on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100×140 cm | 39 3/8×55 1/8 in。
  ? Eddie Peake。
  Photo ? White Cube(Kitmin Lee)
  当观众注视这些绘画,他们便彷如从语言的中空里窥视着自己。隐约露出的镜面不但映照出观众,也映照出他所身处的环境,从而在色彩绚烂的标语文字中制造出错觉般的空间效果。皮克喷绘作品中的文字大量引用来自街头的俚语,这将他漫步芬斯伯里街头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多样性重新引入至艺术界,在新的语境下,它们看起来直率而咄咄逼人。在皮克看来,这些文字具有雕塑般的质感:当喷绘结束,胶纸被揭开,本来平滑的镜面显现出文字,这个过程犹如一件雕塑从大理石当中破茧而出。
  Eddie Peake
  Fare Thee Well
  2017
  Lacquered spray paint on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100×70×5 cm | 39 3/8×27 9/16×1 15/16 in。
  ? Eddie Peake。
  Photo ? White Cube(Ollie Hammick)
  2016年起,皮克开始创作名为“电影”系列的喷绘画作,每一幅画作的标题都与对艺术家有重要意义的电影相关。画布的大小和比例,以及颜料喷洒所制造的矩形,都暗示了我们所熟悉的影院银幕。画中色彩和层次的搭配与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它们重重叠叠,好似城市角落密集张贴的海报。《爱情和香烟(Romance & Cigarettes)》以2005年上映的一部爱情喜剧命名,这部电影由约翰·特托罗(JohnTurturro)执导,苏珊·萨兰登(Susan Sarandon),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主演。
  Eddie Peake
  Romance & Cigarettes
  2017
  Spray paint on canvas
  200×310×4 cm | 78 3/4×122 1/16×1 9/16 in。
  ? Eddie Peake。
  Photo ? White Cube(George Darrell)
  动物是皮克创作中的另一类重要主题,他被动物所特有的喜剧性和拟人化潜力所吸引。老虎、长颈鹿、蜥蜴或戴围巾的熊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正如《三重自拍(Triple Selfie)》所描绘的那样,色彩鲜艳的老虎、手持水晶球邪魅微笑的牧神(在西方传统中,牧神形象往往指涉性与欲望)、以及水晶球中的情色面具分别象征着艺术家的童年、他的另一重自我以及某次观展经历。这件作品因而被赋予了强烈的自传性意味,而这也是皮克在他大部分的创作当中所主动追求的,正如他所强调的那样:“于我而言,如果艺术不是个人的,那么做艺术便毫无意义。”
  Eddie Peake
  Triple Selfie
  2016
  Screen print and oil on canvas with spray painted aluminium tray frame
  200×120 cm | 78 3/4×47 1/4 in。
  ? Eddie Peake。
  Photo ? White Cube(George Darrell)

埃迪·皮克(Eddie Peake)个展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展位:C04)
  2019年11月7-10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跨领域艺术家埃迪·皮克如何玩转跨媒介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