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失守1200美元保本线 国内外金价存罕见价差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黄金价格现罕见跨国价差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攀升下,国际金价再度大泄。11月24日,国际金价最低跌至1180.83美元/盎司,创下2月以来新低。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由于美元指数持续攀升,人民币持续贬值,国内外金价出现罕见的价差。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也给黄金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套利机会。
创9个月新低
11月24日,国际金价接连跌破1200和1190关口。截至北京时间17时,国际金价报1185.82美元/盎司,当日最低跌至1180.83美元/盎司,创下2月以来新低。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黑天鹅”利好兑现完之后,国际金价迎来了一轮下跌行情。自11月9日以来,国际金价从最高价格1337.55美元/盎司跌至1180.83美元/盎司,累计最大跌幅达到了12%。
国内市场方面,上期所黄金期货主力1612合约大跌3%,报270.65元/克。
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开始陆续从黄金ETF撤资,黄金ETF持仓创下2013年6月以来最大月度降幅。彭博汇总数据显示,黄金ETF持仓过去10个交易日连续下滑,资产规模11月缩水85.5吨至1902吨,为6月以来最低。国际金价下跌的同时,美元指数升至近14年高位,最高涨至102.0578,目前报101.6429。
美联储加息预期致金价下跌
国际金价再次大跌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升温,甚至有分析人士表示,美联储在12月14日会议上加息的几率已经达到100%,在如此明确的加息压力下,黄金很难继续上涨。
山东黄金首席分析师蒋舒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管是从数据面,还是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以及历史表现来看,12月加息都是大概率事件,这是金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明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沈杨表示,首先,当前的大背景使得金价短期内承压明显:特朗普当选后,市场避险情绪降温;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整体向好,对美联储12月加息提供支撑;以耶伦为代表的一众美联储官员力挺加息;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非常高,根据CME FedWatch,市场预计年底前升息概率已经达到100%。其次,在大背景承压的情况下,由于感恩节的原因,美国本周的经济数据集中在11月23日晚间发布,最终数据表现非常亮丽。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特朗普上台之后利好美国经济,作为评价一国购买力的指标,美元指数持续攀升,创出阶段新高。黄金和美元属于负相关关系,而且黄金属于避险的品种,美国经济好了,黄金的避险作用下滑,所以导致黄金步步下跌。
金价未来还将承压
自特朗普成功竞选美国总统以来,国际金价已经下跌12%,未来是否还有下跌空间?
沈杨表示,对于金价短线的操作而言,在12月美联储利率决议落地之前,金价继续承压的概率较大,不过因为金价的下挫已经反映部分预期。后期的操作要警惕在利空兑现后,金价出现报复性反弹。
不过,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表示,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强以及股票市场的持续回暖,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遭到抛售,价格持续下跌,目前看向下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但整体因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价格依然是非常弱势。
“如果下个月美联储加息落地,黄金市场将可能出现利空出尽的情况,因此本轮调整已经逐步在接近底部,1200美元下方实际上长线投资的机会已经慢慢出现,目前整个黄金供给市场的全部维持成本在1200美元上方,也就是说目前的价格已经处在成本线上,对价格也会有一定支撑。”肖磊补充道。
国内外金价存罕见价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贬值趋势加大,内外盘黄金价格出现罕见价差。11月24日12时10分的数据显示,国际金价为1185美元/盎司,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换算后为263.2元/克,而上海黄金交易所当时的报价为270.15元/克,两个价格在同一时间的差异高达6.95元。
据黄金交易业内人士介绍,如此高的价差在过往交易中较少出现,通常“跨国”价差不会超过1%,也就是约合人民币2元左右。
肖磊表示,国内上海金溢价越来越高,尤其是近来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增强,上海金跟国际金价的溢价已经达到2.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很多套利资金可以在中国市场卖出,国际市场买入,如果渠道畅通的话,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套利。
蒋舒表示,国内外价差的出现跟英国脱欧事件有关,在英国脱欧期间,黄金和美元同步上扬,人民币出现坚挺,目前美元持续走强,而人民币出现贬值,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相比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更贵一些。在他看来,随着人民币持续贬值,内外盘价差会越来越大。
王红英表示,短期内这种价差不会回归,随着人民币继续贬值,价差还会进一步扩大。虽然有套利的空间,但技术上存在操作风险。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 相关报道
人民币中间价
八年来首次跌破6.9
(记者:崔启斌 程维妙)随着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纪要的公布,释放更为确定的加息信号后,11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9085,下调181个基点,为2008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6.9关口。在岸人民币也大幅收跌,报6.9189;离岸人民币日内更是一度击穿6.96。
据北京时间2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的11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虽然美联储决定在11月不加息,但绝大多数官员认为,加息概率进一步上升。如果未来数据能显示经济进一步好转,那么“相对快地加息是可能的”。
对此表态,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倾向于在12月会议上加息,强化了市场和分析师们对于加息时点的预期。
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纪要助推美元走强。24日下午,美元指数最高冲破102关口,刷新2003年3月以来高位。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国货币继续走贬。离岸人民币在24日早盘一度失守6.96,随后探底反弹。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离岸人民币报6.9459。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6.11%,人民币即期汇率以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超过6.2%。不过,业内人士依旧力挺人民币。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总结这一轮美元的上涨时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为恢复增长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2014年12月退出,在此期间,因为货币供应量大,美元经历了一轮贬值。去年12月,美元启动近年来首次加息,现在美联储面临着第二次加息的选择。这可以看做一个转折点,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国的货币方向开始收紧,但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仍然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出现美元走强,指数从此前的80点左右向100点回归。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表示,虽然目前美元指数突破100,但美元指数是“脆弱的强势”,还面临日元和英镑的反向作用力。“估计美元指数在明年初就会降下来。”姚余栋指出,不要去赌人民币会持续贬值,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