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川化“仓促”重整 “秒赚”50亿的接盘方半数新成立
源自:中国经营报崔文官
已暂停上市的*ST川化(000155.SZ)在进入重整程序后仍余波不断,9月7日至今,公司有关重整方案陆续在深交所披露,《重整草案》显示*ST川化计划通过“10股转17.02股”转增方案,新转增的8亿股,悉数让重整方以4.3元/股的价格接手。
而在暂停上市之前,*ST川化的收盘价为10.27元/股。这意味着,若股份转让以底价成交,接盘方将立刻浮盈50.16亿元。这也引发了一些投资者关于其低价转增涉嫌利益输送的质疑,此外还有投资者质疑重整投资人从遴选到确认,仅14天时间过于仓促。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13家公司组成的重整投资联合体有7家公司为今年新注册,其中有3家公司均在同一天、同一条街道上注册。11月7日和11月11日深交所连发两次《关注函》,要求公司就投资者关注的《重整计划》关键条款模糊不清;未对转让价格如何确定及转增股份数量等问题进行说明。
牛散失手
*ST川化系四川省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主要生产化肥与化工原料。其2015年亏损5.65亿元,这已是连续第三年亏损。5月6日公司公告称,股票自2016年5月10日起暂停上市,*ST川化暂停上市前的价格为10.27元/股。
进入重整程序的*ST川化9月7日发布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以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照每“10股转增17.02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转增8亿股。
10月11日,*ST川化发出重整投资人遴选公告。10月27日,*ST川化称最终确认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担任重整投资人,受让转增股份的均价为4.3元/股。
这一安排的出台让众多提前潜伏,希望通过押宝国企改革而大赚一笔的投资者大为失望,11月9日上午资本市场上的传奇“牛散”陈庆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川化股份是一家很老的大企业,因为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暂时走下坡路很正常。通过重整,*ST川化在清偿债务后,不论是经营现有主业,还是置入新资产,都有望实现业绩稳健增长。但现在一旦转增完成,*ST川化除权后股权价值约为3元左右,意味着复牌后该股股价将大跌2/3,对我们这些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害太大。”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陈庆桃潜伏在\*ST新梅、\*ST常林、*ST川化三只股中。数据显示,5月中旬,国资委已经原则同意*ST常林的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总体方案,陈庆桃持有*ST常林1000.2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56%,名列第三大流通股股东;*ST新梅也被暂停上市,目前正在筹划军工资产重组,陈庆桃持有*ST新梅1318.2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95%,名列第五大流通股股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表示,“凭借对*ST川化国企改革的强烈预期,从2015年9月开始买入*ST川化,到今年,持股数量到两万股,平均购入价格在7元/股,其中大部分资金是贷款的。”
而陈庆桃则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布局*ST川化。三季报显示,陈庆桃持有*ST川化238.9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1%,名列第五大流通股股东。陈庆桃称其平均入手价格在每股10元以上,投资总额不低于2390万元。
而在*ST川化三季报中,另一名“牛散”徐彬为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104.91万股。徐彬长期关注ST股票,其购买价格平均在8.5元/股,投资总额近900万元。
在出资人会议上,陈庆桃投了反对票。不过陈庆桃向记者坦言:“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属于一致行动人,持有上市公司41.6%的股份,虽然我们均在前十大股东之列,但持股比例均在1%以下,相差悬殊。不论我们投不投赞成票,只要大股东支持,方案通过几乎没有悬念。”
*ST川化三季报显示,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公司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是30.53%和11.07%。上述两大股东受同一主体,即四川省国资委控制。
而此前的*ST川化出资人会议进行投票结果显示,同意该方案的达2.29亿股,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所持股份的92.63%。
交易所两次发函质问
有律师指出,“既然出资人会议已经表决通过,重整方案程序上已不存在法律问题了,投资者不满方案,只能上诉解决。”
另据记者了解徐彬曾因不满重整方案,多次向*ST川化管理人进行交涉。管理人称“不满意你来拿钱买?”
更让部分中小股东不满的是,从遴选重整方到确认重整方,不仅设置了高门槛,时间也只有短暂的14天时间。10月11日,*ST川化发出重整投资人遴选公告。重整方除了需要保证*ST川化能达到上市条件以外,还对今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做了限定。
10月27日,*ST川化称在10月25日,川化股份经过遴选评审,最终确立了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投)等13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担任川化股份重整投资人,受让转增股份的均价为4.3元/股。*ST川化转增8亿股,获34.4亿元对价款。
其中四川能投为主投资人,工商信息显示,四川能投从事能源项目的投资与管理,控股股东为*ST川化第二大股东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属四川省国资委旗下公司。
除了公司名称以外,*ST川化未披露联合体成员更多工商信息,仅在公告中规定,主投资人受让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在完成利润承诺期以及如果未能满足承诺利润,在完成现金补足差额之前,不得通过二级市场抛售、协议转让等任何方式进行减持。
陈庆桃表示,“在公司恢复上市后,另外12家没有约束力的公司完全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抛售套现。而且14天时间要一家公司拿出数亿资金,也显得过于仓促。”
另据记者调查获悉,重整方13家公司,有7家在今年成立。其中3家注册在成都的公司,成立日期均在同一天,且注册地在同一条街道。
工商信息显示,重整投资人成都百合正信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成都百合正信)、成都聚兴瑞隆商务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成都聚兴瑞隆)、成都万年长青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成都万年长青)均成立于2016年7月21日,注册地点同为成都市武侯区金航路。
此外,记者还发现,成都聚兴瑞隆的法定代表人深圳市弦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上述地址,与重整方成员深圳市天润泰安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的法定代表人的注册地址一致。另一重整方成员深圳华创昌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注册地址也在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对于中小投资者质疑的出售转增股份价格过低、掏空上市公司、主投资人与*ST川化现有股东关系等问题,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详细情况请关注公司16日的对交易所关注函件回复的公告,一切以公告为准。”
11月8日,公司在给深交所的回复中称:“《重整计划》以及重整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中关于转让价格及转增股份数量,系结合川化股份的实际情况,并在考虑债权人、股东各方利益基础上设置;川化股份重整投资人的遴选,也是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下,面向社会,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完成,不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
对于*ST川化这一回应,陈庆桃认为,“并未解释清楚。”陈庆桃的判断并非没有根据,11月11日,深交所再次向公司下发《关注函》:在遴选投资人环节,名义上经过了由遴选委员会确定的遴选程序,但遴选设定的时间仅14天,且要缴纳高达5亿元的保证金,企业根本来不及审慎考虑是否参加遴选,以四川能投为主投资人的联合体成为了唯一候选人;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对此公司称14天选意向投资人,并缴纳5亿元保证金。是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下遴选的,不存在“企业根本来不及审慎考虑是否参加遴选,以四川能投为主投资人的联合体成为了唯一候选人”的情形:其他12家联合投资人为非主投资人,无利润承诺和股份锁定承诺。川化股份重整投资人的承诺事项,包括利润承诺和股份锁定承诺均完整披露,不存在未披露事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