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 发表于 2020-12-31 07:33:00

百亿私募常青树盘点:千亿景林、稳如磐石乐瑞、更新迭代千合

源自:新浪财经综合   百亿私募常青树盘点(下):景林、乐瑞、千合
  厂长的话
  昨天盘点了淡水泉、重阳、星石,评论区也有几个读者调侃了下重阳,说是重阳只要不亏钱,是跌不破百亿的,毕竟裘国根个人资产都接近百亿了。。。其实厂长心里还是希望重阳能再现风采,毕竟是成立多年的老牌私募,这几年确实也不容易。话不多说,今天带来下半部分的百亿私募常青树盘点。
  千亿景林
  如果说中国阳光私募必须要有一张名片,那景林可谓是当仁不让。
  景林资产2004年由蒋锦志创立,在成立至今的16年间里经历过市场多次牛熊切换,旗下人民币产品的费后平均年化回报超过24%,这个长期业绩可以说是冠绝整个私募圈。
  价值投资一直是景林所倡导的理念,但景林严重的价值投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估值蓝筹股,而是具有长期确定基本面,未来5年业绩能有5-10倍增长的企业。
  尽管景林极其低调,但其长期稳定的“高调业绩”持续吸引者投资人,目前景林二级管理规模超1000亿,一级也有200亿。
  这样的规模也让景林很早就开始全球布局,目前景林持仓港股大于美股大于A股,对港股的看好来自于估值较低且将来会有很多好企业在港股陆续上市包括回流的优质中概股,外资也会陆续聚集港股。
  主要布局的板块包括TMT、消费、医疗、大周期(金融、地产、能源、有色金属),具体就是重仓细分领域绝对龙头,包括美国以及中国的那些互联网科技巨头等等。
  这些公司基本也符合景林的投资风格和逻辑,公司都具有长期确定基本面以及增长空间,当然厂长觉得跟过千亿的规模也有着一定关系。
  而在和景林的朋友沟通中得知,他们对半导体芯片持谨慎态度,认为A股半导体公司估值过高,在没有特别明确的细分领域龙头出来之前谨慎参与。
  目前景林的核心研究团队30人左右,每年花费在投研的投入都是好几个亿,之前景林调研拼多多的案例大家也比较熟悉了,确实非常详尽。
  有些公司的产品可能非常下沉,景林会在全国雇佣上百个当地的外包公司去调研数据,然后景林的研究员会抽样15-20个数据来验证猜想。
  而他们曾经也为了调研一家传统车企龙头,甚至有研究员开车去西藏。
  对于基本面研究,景林已经做到了极致,今年他们的业绩也相当不错,截至12月29日,公司今年累计收益为36.58%。
  就像当女生找不到合适的服装时,就买香奈儿套装一样,如果你是小白,不了解适合自己的私募,那买景林的产品大概率不会后悔。
  稳如磐石乐瑞
  聊到固定收益策略的私募,乐瑞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作为国内固收策略执牛耳者,乐瑞管理规模早就超过了百亿。掌门人唐毅亭曾任职于农行及安信证券,是位浸淫债券业务多年的老江湖。
  后来自立门户时,农行和安信为其输出了很多核心。。。据说其50多名的员工里,投研人员就占到了八成。
  去年乐瑞正式成为国内第四家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而自此之后,乐瑞也成为国内第一家集“证券类、股权类、资产配置类”于一手的私募机构。
  厂长有一说一,乐瑞顺利拿下这块极度稀缺的第四类牌照,也算是“实至名归”。乐瑞原本就是国内“大类资产配置理念”的首倡者。其投资标的非常广泛,从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到衍生品都有涉猎。
  在产品策略上,乐瑞主打债券策略、宏观对冲及以美元投资为主的全球策略。其中,债券策略又分为强债和纯债。相比100%的纯债基金,强债还额外挤出了20%~30%的股票及大宗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乐瑞持债的风控极强,目前累计500多支的经手债券里还未发生过逾期爆雷的问题,这在信用债惊雷满地的现在堪称绝无仅有的“神迹”,而“LOW RISK”一直是乐瑞的投资宗旨。
  今年乐瑞的业绩也非常稳健,截至12月29日,公司今年累计收益达到20.11%。
  其中强债代表作今年收益9%,过去6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为14.14%,最大回撤仅为3.51%;相比之下,宏观配置产品更为强势,宏观策略代表作今年收益27.06%,在过去6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为30.95%,最大回撤是19%。
  说到广采博收,宏观策略的“谋篇布局”才是八大策略里最有广度的,也是厂长认为最难掌控的策略,乐瑞兼具固收+宏观两大策略,能攻能守,貌似在和投资人说,总有一款产品适合你。
  更新迭代千合
  最后和大家再聊下王亚伟的千合,今年千合业绩表现还不错,截至12月29日,公司今年累计业绩达到34.05%。
  但是厂长看了一下,绝大部分产品收益都在20%+,个别产品收益达到85%。
  目前千合两名基金经理,王亚伟以及他的“关门弟子”崔同魁,王亚伟之前也和大家仔细聊过,转私之后表现比较一般,昀沣系列产品踩过不少雷,这些年也比较低调,基本不出来参加访谈。
  崔同魁倒是还不错,在2015年市场高点发了私募产品后,经历了三次股灾和熔断,依然能屡创新高。
  甚至在前几个月的市场大波动中,很好地控制了回撤,是市场上少数具有极强风控能力的成长股选手。
  虽然是成长型选手,但他的产品业绩曲线更像价值型基金经理,代表作在2017年收益超40%,2018年熊市仅-10%,这两年收益基本和沪深300指数持平。
  当然,他最好的一点在于产品业绩一致性较好,几乎没有什么分化。
  崔同魁的选股标准就是选择长期有空间、中期有逻辑、短期有业绩且估值比较合理的好公司。
  对于后市的看法,崔同魁表示将关注受益于企业盈利复苏带来的一些投资机会。
  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这次运行中不仅受益于下游需求的一个复苏,而且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集中度的一个提升,因此,这类公司盈利的话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在未来2~3年,它是可以持续的。
  总的来说,王亚伟有很多产品净值并没有公开,加上这几年表现一般,大家要谨慎考虑。
  反观崔同魁,整体风格还是比较稳健,愿意长期投资的朋友可以考虑他的产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亿私募常青树盘点:千亿景林、稳如磐石乐瑞、更新迭代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