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ycyuan 发表于 2020-12-15 08:33:01

燕窝惹出的是非:燕窝产业发展壮大 造假行为伤害诚信根基

源自:证券时报网 原文标题:燕窝惹出的是非
  【缘木求鱼】
  暴利驱动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木木
  燕窝被引入中国,据说是郑和的功劳,其初始面目是一种奇异且珍贵的海外食材。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由于成功进入一本名曰《本经逢原》的医书,其身份就实现了跨维度的进步,一举超脱了猎奇、奢靡等低端范畴的束缚,而成为维护人类生命健康、自带圣洁光环的天赐宝物了。
  据有心人统计,燕窝出场最频繁的古代文学名著是《红楼梦》。鉴于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影射的是皇家秘事,这倒也从一个侧面形象印证了燕窝的身价。不过,有关专家从清宫档案里翻翻检检,燕窝出现的频次确实极可观,甚至已达到“泛滥”的程度,一顿饭,几十道菜品,许多都得掺点儿燕窝才能端得上桌子。
  对燕窝价值开发得最狠的人,大约非慈禧莫属。据好事者考据,为了健体、养生、美容颜,西太后不但在日常饮食中把燕窝几乎吃到极致的地步,而且还命人把燕窝制成护肤品,用来美容养颜,甚至洗澡的时候,都要用燕窝助攻一下。燕窝在慈禧心目中地位之高、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让人比较气馁的是,古今中外,有名有姓的长寿者,似乎也都没有吃燕窝的癖好。如果站在这种角度观察,几百年来,日渐浓重地笼罩在燕窝身姿上的祥瑞之气,就难免减色不少;或许,就会有人怀疑燕窝的“西太后使用法”,完全是杜撰出来的,世人待之,大可不必过于较真儿。
  这几年,一盏小小且浅浅的燕窝,居然也能卷起汹汹巨浪、日渐壮大为一个格外厚重的产业,把千千万万红尘中人牢牢裹胁住,并使其不惜为之付出奇奇怪怪的情感,似乎就带了特定时空点的宿命性味道:腰里的荷包日渐鼓鼓囊囊起来,是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最终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恐怕还是别具特色的思考问题的路数吧。这也可以理解,有钱了,生活总归需要一些变化吧,巴菲特那种汉堡加可乐的无聊日子,实在不健康得很──不但于自身健康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深入拓展恐怕更不利。
  从这个角度看,最近这些年来,燕窝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虽然南洋一带的小燕子为此付出得日甚一日,但那是它的宿命,恐怕是轻易变更不得的。如果一切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发展,当然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无论是采燕窝的、做燕窝的、卖燕窝的,还是买燕窝、吃燕窝的,都各得其所,看起来和谐得不得了。但偏有贪得无厌者,横生枝节,为了暴利能再“暴”一些,居然搞出一碗又一碗的假燕窝卖,这就实在不地道,不但伤害了消费者,而且对这条产业链也可能造成大危害,更严重的是,这种造假行为伤害了社会诚信的根基。
  因此,有关部门对这种无良商贩的造假、贩假行为,迅速立案调查,还是极为必要的;如果严打效率十足,杀鸡儆猴,理论上说,对整肃相关市场的秩序,切实保护对燕窝有需求者的合法权益,还是大有助益的。不过,可以比较肯定的是,这或许只是一种良好愿望,真正实现,相当困难。只要人们对待燕窝的态度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燕窝的所谓功效仍明明白白写在医书上,燕窝需求,一定日甚一日。小燕子即使再赶工,恐怕供应也赶不上贪食者的需求,暴利驱动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燕窝惹出的是非,要彻底消弭,恐怕还是要在人身上想办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燕窝惹出的是非:燕窝产业发展壮大 造假行为伤害诚信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