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ycyuan 发表于 2020-12-15 08:18:00

不讲武德的“妖股”和“庄股”

源自:时代周报 原文标题:不讲武德的“妖股”和“庄股”
  要说2020年A股“头号绞肉机”,那必定是最近的庄股―仁东控股。
  起初,仁东控股以一路长阳的“妖股姿态”持续吸引大量资金,股价连续高涨,从年初的17.1元/股拉升至11月19日的64.25元/股。11月19日,仁东控股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被要求说明海淀区国资退出仁东控股一事。
  庄股终究缺乏大涨基础,并非由市场力量主导,极易成为埋杀投资者的“绞肉机”。
  深交所的问询函成为了压倒仁东控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11月25日,仁东控股开启大跌模式。截至12月14日,仁东控股连迎14个跌停板,股价从最高的64.72元/股跌至13.76元/股,跌幅近80%。按目前在册的1.3万户股东数计算,人均亏损超过200万元。
  在日益加码的监管措施之下,A股早已度过“庄妖股遍地、股价野蛮疯涨”的蛮荒时代。但散户们怎么也想不到,仁东控股的股价操控方丝毫不讲武德。11月25日第一个跌停板,竟是投资者逃离的最后机会。从第二个跌停板开始,仁东控股一直保持一字跌停之姿,已是哀鸿遍野。
  其实,仁东控股并非一夜变身。仁东控股前身宏磊股份,早在2011年12月登陆资本市场。至今,公司已先后四次更换实控人,各路资本玩家先后粉墨登场,上演一出出戏码。理性投资者对此也应早有耳闻。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场“人祸”与融资盘脱不了干系。
  在11月25日的第一次跌停中,仁东控股的融资余额仍高达32.84亿元。这也意味着融资盘基本已处爆仓状态,那些通过融资买进股票的非理性投资者不得不承受更大损失。
  有市场消息称,仁东控股融资盘涉及多家券商,目前已有券商开始自查两融业务,排查各类庄股的两融情况。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被套牢的不止于散户,部分机构也深陷其中。据三季报,银河基金、德邦基金分别持有仁东控股7.07万股、0.68万股。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累积,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日渐多元。它们理应成为价值引领、市场稳定的主导力量。而面对不讲武德的市场机构,绝大多数投资者仍只能成为零和游戏中的失意一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讲武德的“妖股”和“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