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利多犹存 期价重心有望上移
源自:新浪财经综合 原文标题:铜:利多犹存 期价重心有望上移 来源:文华财经征稿(作者:中国国际期货中期研究院 欧阳玉萍)--沪铜在11月下半月迎来爆发行情,LME铜价突破 2018年以来的新高,沪铜也逼近58000关卡。铜价强势反弹,主要得益于新冠疫苗研发提速、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流动性宽松需求预期等多方面的利好。步入12月后,铜价涨至高位后部分多头获利离场,铜价涨势暂歇,但投资者对美国刺激方案的预期使得铜价回调趋势不明显。
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 疫苗研发态势良好
美国1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 56.7,刷新了近74个月以来新高,预期53,前值53.4;目前美国处于经济复苏与疫情发展并行阶段,制造恢复加快,扩张动力依旧强劲。此外,欧元区11月制造业 PMI 初值为 53.6,预期53.1,前值 54.8。同期服务业 PMI指数则大幅下滑 5.6 个百分点至 41.3%。生产仍处于扩张区间,疫情二次爆发对制造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与制造业的韧性相比,消费表现在疫情冲击下更为脆弱。从全球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的 PMI 数据来看,欧洲和美国处于复苏中,整体制造业PMI 边际向好。
目前全球肺炎疫情仍在高速蔓延,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屡创新高。在欧美疫情形势严峻的同时,12月欧洲将可能扩大QE、拜登正式就任后可能快速推出大规模刺激以及疫苗可用后美国二季度经济全面恢复的乐观预期仍主导着金融市场。
二、国内经济持续温和复苏
目前国内经济数据持续乐观。中国11月财新制造业PMI 54.9,创2010年12月以来新高,前值53.6。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较上月增长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在临界点上方,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目前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我国进出口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政策边际收紧但并未实质性转向。在政策保持定力的影响下,预计内外需共振仍将继续,国内经济韧性仍保持强劲。后期需重点关注海外疫情形势、高汇率问题及中美贸易走势等方面因素。
三、全球铜精矿维持偏紧格局
三季度结束后,海外多座矿山迎来了新一轮薪资谈判,部分矿山因矿工不满新的薪资协议,罢工风险上升,这对全球铜矿的供应产生了影响。11月 20日,Lundin 旗下智利 Candelaria AOS(成员约 550 名)铜矿工会签署 Lundin11月 12日提供的为期 30 个月的劳资合同。11月27日,Lundin已与Candelaria Mine 工会(成员约 350 名)订立为期 35个月的新劳资合同,目前 Candelaria 铜矿已与旗下所有工会(共五家)订立新劳资合同,Candelaria 铜矿现已复产,预计数周内恢复满产。此外,11月 30日,Antofagasta 旗下Centinela 铜矿 Distrito Centinela 工会已拒绝同矿山订立劳资合同,准备罢工。Centinela 铜矿另一家工会 Minera Esperanza 表示正在与矿山谈判,争取避免罢工发生。印度最高法院驳回 Vedanta 复产旗下铜冶炼厂三个月的申请。在Escondida铜矿罢工危机解除后,由于其余矿山体量相对较小,因此市场对近期南美铜矿供应的担忧有所消退。
目前全球铜矿供应已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逐步走出来,铜矿产量环比继续恢复,但仍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整体供应仍偏紧。预计近期全球铜精矿供需大概率将维持偏紧的状态,只是程度上会有所缓解。
ICSG预计全球铜矿产量将在2020年下降约1.5%,然后在2021年增长约4.5%。今年下降主要是由于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临时矿场关闭。2020年铜产量的下降将被新投产矿山的额外产量部分抵消。2021年预计产量将受益于2020年受限制的运营水平的复苏以及最近投产的矿山的扩建和计划中的大型矿山的开工。
四、国内铜冶炼企业冲量迹象明显
国内冶炼企业保持冲量态势,中国10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同比增长5.4%,至91.4万吨,仅略低于去年12月创下的纪录高位93万吨。根据各家炼厂排产计划,SMM预计11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2.45万吨,环比增加0.35%,同比增加3.21%;1至11月累计电解铜产量为844.03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70%。因国内规模型电解铜冶炼企业多为国资背景,均有年度生产计划需完成,而一季度因疫情和硫酸胀库问题导致总产量存在缺口,故冶炼厂多有年底冲量计划,新增检修甚少,料12月电解铜产量约有82-83万吨。
从精炼铜进口量来看,2020年10月中国进口精炼铜共42.17万吨,环比减少 16.63%,同比增加 35.57%;1-10月份累计进口387.91万吨,累计同比增加40.05%。10月份进口铜环比下降符合市场预期。从三季度开始,国内消费环比下滑,国内铜炼厂明显放量,加之进口窗口自 7月起关闭,传统的“金九银十”季节未能出现进口机会,外贸铜市场成交清淡,洋山铜溢价快速下滑。
五、电网投资有望小幅加速
电力行业用铜是国内铜消费的第一大领域,电力行业内用铜主要集中在电力电缆和电网设备。据SMM调研,11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 96.83%,环比增加 2.15 个百分点,同比增加 3.99 个百分点。为对冲疫情影响,“新基建”成为了国家振兴经济的强心剂,国家电网将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调增到4600亿元。10月电网投资完成额为472亿元,同比增长2.16%;1-10月电网投资累计完成3371亿元,同比下降1.3%,较1-9月累计同比回升0.5%;以此测算,国家电网截至10月底完成的电网投资比例为73%。国网四季度的铜交货量环比略有提升,部分企业订单小幅增长,目前部分企业年度目标尚未完成,预计年末加快进度以完成年度产量计划。从目前情况看,12月电网整体招标量和交货量将环比增加明显。
六、沪铜运行重心有望上移
宏观面上,利多因素较为明显。继美国大选靴子落地后,外围环境不确定性有所降低。而以中国为首的经济数据继续向好,近期新冠疫苗研发不断传出利好,使得市场开始转向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此外,目前国内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美欧存在大规模刺激政策的预期有待兑现;供应端上,目前矿与冶炼间的供需仍处相对偏紧格局,只是程度较前期有所缓解。消费端,国内铜下游消费得到改善,在电网投资逐渐企稳的同时,家电和汽车需求继续好转,国内铜消费淡季不淡。且目前铜整体库存水平处于近年来低位,也将对铜价构成利好。总体而言,预计沪铜近期整体运行重心有望继续上移,上方压力位60000。
⊙ 作者简介
欧阳玉萍,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担任中期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白糖、铜品种研究。曾担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交易时间》栏目期货高级评论员,参与解读和点评期货市场走势及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在期货日报、证券时报等财经媒体上发表过数篇专题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