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三连跌:15句话送给还在股市的你
源自: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文标题:大盘三连跌!15句话,送给还在股市的你来源:小基快跑
今日(12月9日),沪指失守3400点,大盘遭遇三连跌。
A股主要宽基指数也几近全线飘绿,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有26个下跌。
A股主要宽基指数表现 2020/12/09
数据来源:Wind
一根阴线改变情绪,两根阴线改变信心,三根阴线改变信仰。
大盘三连跌之后,有些小伙伴不淡定了,各种找理由、找下一个风口。
股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许某一天、某一时间段的涨跌,并没有具体原因,或者并不是人们解读、相信的那个“因”。
与其苦苦追寻短期原因(可能还是错的),不如静下心来,重温那些股市常识,安抚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在这个市场上,大概只有不到5%的人会欢迎股价的下跌。
因为他们关注的是价值,而不仅仅价格。
就像商品一样,当股价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他们就能够越买越多,所以对他们而言,下跌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像巴菲特、塞思·卡拉曼,他们不会身处华尔街,更不会紧盯大盘,为的就是要远离市场。
实际上,当他们离市场越远时,财富就离他们越近。反之,离市场越近,受到市场的影响也越多,反而离财富越远。
在股票市场中,在大多数情形下,“勤”往往得不到“酬”,反而只有“懒”才会得到“酬”。
许多年前,巴菲特就发现了证券市场的一个定律,后来被列入运动“第四大定律”,那就是,运动越多,损失也越多。
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
这句话来自巴菲特。
聪明的投资者知道,每只股票的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拥有股票即是拥有股份,就是公司的股东、企业的所有者,所以他们会十分审慎地行事:一旦买进,不会轻易卖出。
彼得·林奇曾经说,有人买一件电器会挑选几家商店,若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购买股票上,一定不会做得很差。
同样的,选股如选妻,我们不会随便找一个女子就去结婚。
一个花了三个月选股的人与一个花三分钟选股的人,其结果一定是大不相同的。
市场在短期内大多是无效的,但在长期的视野下是有效的。可是,有效市场理论总是认为无论何时市场都是有效的。
实际上,市场在短期内往往错得离谱。
一只股票三个月前是30元,三个月后是3元,而公司却依然还是那个公司,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那么有可能还是正确的吗?
当然,对于聪明的投资者而言,市场犯错之时,正是他们出击之日。
逆向行动实际上就是和公众对着干。
意味着你会关注那些没人关注或被抛售的股票,因为只有这样的股票,才有更大可能被低估;意味着你买入后可能会承受阵痛,更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蒙受亏损;意味着公众正在赚钱而你却要出局,公众逃之夭夭而你却要入场。
投资不需要复杂的数学公式或者繁琐的技术指标,更多的情况下运用常识即可;也不需要进入难懂复杂的高科技领域,聪明的投资者购买的往往是简单好懂容易理解的产品或服务,比如身边的事物等等。
投资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是却比我们想象的要难。
问题就出在人性的上面。
由于人性的弱点和缺陷,比如恐惧、贪婪、急躁等等,都将使得投资功亏一篑。正确或成功的投资是战胜人性的结果,心态决定投资的成败。
买入一只股票即是拥有了公司的股权,聪明的投资者会想象让自己成为该企业的所有者。
他们最希望看到的事是,自己的投资能够与企业共成长,分享企业经营的成果。除非公司经营恶化,否则就长期持有。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追逐不切实际的高回报。
那种今年赢了50%,明年又输了50%,不是他们要做的事。
他们更注重长期的复合增长,即使只有年均15%的回报,在复利的状态下,也十分惊人。
聪明的投资者知道短期预测不是关键所在,因为市场是难以预测的。
短期市场的波动直接表现为公众的情绪,而公众五分钟前还要买可是五分钟后却要卖。
所以,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浪费时间去做短期预测,但是却能够洞察市场的情绪。
在大多数情形下,聪明的投资者都很“懒”,他们一般都“无所事事”“不作为”,既不会频繁交易,更不会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改变投资组合。
他们可能更像研究员或者作家,海量般地阅读或者写作或者正在研究西夏文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果你已经入市且无法全身而退,请先接受现实。
你若跳车,可能受重伤;
你若不跳,车可能坠落万丈深渊;
同时你又还会心存侥幸,想着车可能平安着陆,一切很快回归正常。
但不管怎样,你不可能全身而退了,你已被关进了车厢里。
接受现实吧!
冷静应对逆境,忘掉已经不可逆转的损失,把思维从恐慌市场局面转变为把握市场机会,变被动为主动,根据市场的改变重新审视和配置资产。
市场再好,也有人亏钱。
市场再差,也有人赚钱。
成功的投资者,多是乐观的人,眼睛要看到光明。
只有不断地看到光明的一面,你才会坚持下来。
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指望最好的市场,这才是我们应该要的修炼。
页:
[1]